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,鸿蒙智行已经完成了 75 万的累计交付量。我们的宣传规格,不像别的厂商宣传得很高▼…★,我们宣传得比较实在●。例如◆=■,我们的续航达成率很高,加速性能我们不去搞得很快,而是「稳得住的快」。
再有•,有时外后视镜用了一段时间会发生偏移。我们的合作伙伴就找供应商了解,供应商也解决不了,就躺平了。所以,大家对用户体验的理解△,以前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。
我认为从可靠性、安全效率来看,这六大领域我们都有信心能做到整个行业的、世界上的 No.1。互联网是有记忆的■◆,到时候大家也看看到底是「余大嘴」还是「余小嘴」。
华为在汽车领域有很大的研发投入△•■,有超过 1 万人▼=•,每年研发费用超过 200 亿。提供的技术包括智能驾驶■、智能座舱、智能电动、智能车控、智能车云、智能网联 6 大智能。
传统车企认为,雨刷能刮掉水就行◆▪◆,反光镜能看到后面就行▪=■,空调能工作就行▪。但我们的要求是:对于雨刷★▼,不仅要刮掉水,而且雨大的时候刮得快,小的时候刮得慢,而且没有声音;空调不仅要制冷加热,还要非常安静,在梅雨天不产生霉味。
用户满意度是我们持续发展的核心★•△。所以我在考核华为终端团队时■,不看 KPI,我只看 NPS(Net Promoter Score,净推荐值)•。
同时,在新品牌营销、新渠道零售、产品定义设计、全场景生态等方面△,很多车企并不擅长★◆。其实华为过去也没有这方面能力,我们在过去 10 多年,在华为终端、消费者业务里踩过很多坑、吃过很多苦头•★,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我们想把这些经验拿出来帮助车企■▪=。
5月 31 日▼,在第三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会场上,尹同跃在华为的「主场」深圳盛赞了自家「智界」品牌的合作伙伴。尹同跃提到,在智界品牌创立初期,奇瑞内部对产品「有些自己的想法」…△△,结果吃了亏、踩了坑★-。
上一次我们「四界」在三亚聚会,那个时候没想到会增加第五「界」。后来在各位领导的强力推动下,我们又增加了一届。现在想来,一个拳头还真的需要五个手指头攥在一起才有力量…。但是也就真的到此结束了-…▼,我们的能力做好「五界」很不容易▼▪■,咱们一起努力打天下…◆。
5 月 31 日下午,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在大会压轴出场。他分享了华为过去一段时间对于智能汽车的思考和理解◆★◆。
有人问我,尊界 S800 是什么定位。从销售上看,这辆车是和 100-300 万的车型竞争;但是从设计来看,我给团队的任务就是对标售价 1000 万以上的产品▪。我说:我们要在传统豪华领域绝对超越=;在它们不具备的智能化领域,更要领先△■▪,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技术,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。当然,我们也要学习他们做品牌、做设计、做人机交互…、工艺等方面的经验-。
尊界 S800 还带动了中国十几个省的 221 家车企、零部件厂商做进行高端化▼。过去,我们做中低端产品能搞定,做高端旗舰产品搞不定。之所以这辆车磨了很长时间才上市发布,是因为这么高端的产品必须保证高质量▼▪▼、卓越体验、长期耐久可靠性。我们和中国产业链一起,攻克了最难的高端化能力和零部件质量。
因为我们要做高端品牌,所以我们在质量方面还要继续发展。我们和每个车厂都有磨合过程,但一旦磨合期过了之后,我们今后一定会有飞速发展•■。
我们的「鸿蒙座舱」,引领了智能座舱的发展和进步=,是行业天花板级的存在。最近我们在忙着搞单框架鸿蒙…,这方面创新进步速度稍微慢了一点•,大家都在追赶我们。我相信下一次升级后,又能甩开整个行业一大截•。我今天先把「牛」吹在这里-。
过去的汽车行业主要以制造和销售服务为主。今天我们卖出产品后,还需要不断地 OTA 升级。所以我们不仅需要过去的制造、销售能力,还需要强大的用户体验把握能力,产品定义、分析••◆、设计等能力。
跟车企合作初期,我们也摔了一些跟头。一些车企曾经跟我们说,「我们整车做了多少年★△,你相信我★,把它交给我•-•,你只管你的智能化就行」。结果质量和整车还是出了不少问题。
以下是余承东在 2025 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的演讲全文-●,由极客公园整理•,略有删减:
不只尹同跃…,这天下午,鸿蒙智行所有五「界」的合作伙伴——赛力斯★、奇瑞、北汽、江淮、上汽的相关领导齐聚会场,也都给足了「不造车」的华为充分的肯定。
还有,我们今天进入社交网络时代,广告传播逻辑也在变化◆•★。从其他行业来的公司,只做一款车就卖爆了——虽然它们的产品可能不是那么好-,但是它卖得很「爆」。因为它有今天互联网时代强大的营销能力△■★、品牌能力。我们做的产品,比它质量好、体验好、性能好,各方面都好,但卖不过它,甚至卖不过它的零头。
一开始■▼,很多大的车企都看不上我们。我很感谢赛力斯的张兴海董事长,他有企业家的勇气,率先选择了和我们合作=。经过几年的积累,问界品牌崛起●。
所以这个行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过去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发动机、变速箱、底盘。今天这个时代,智能化成为了汽车工业的核心——增程发动机的主要任务是发电,技术难度很低■△;变速箱基本没了。数字化和智能化给底盘能力带来了极大地提升。昨天我们发布的尊界 S800▼●,底盘性能远远超越了现在售价超越 1000 万元的车的底盘能力。
就在两三年前-△,关于新时代智能汽车产品业界还有过著名的「灵魂」讨论。在今天,灵魂论早已停止,智能化和产业协作成为了行业的共识=-。地平线 CEO 余凯认为,未来智能驾驶的终局极有可能是「20%自研 +80%(车企)和头部供应商合作」,而同样受益于华为的深蓝品牌 CEO 邓承浩的表达更为直接•:
我相信我们在这六大技术领域都能做到最强。例如智能驾驶,我们不是第一阵营,我说话不是很谦虚•▼•,我们是第一名■●●。我们有信心能持续保持,还能继续扩大领先优势。
昨天我们发布了尊界 S800。发布 1 小时★•,大定就超过了 1000 台•■,百万的最高配置占比超过 70%◆■。虽然这个车 70▪.8 万起▼,但是买入门配置的人很少,而且最高配里还把星空顶等等选配选满了。我相信尊界 S800 可以成为现象级的产品,可以超越传统豪车的能力。
鸿蒙智行连续三年质量排名第一。华为的IPD是一套非常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。而且我们发现,中国的企业界在广泛使用华为这套质量管理△、集成产品开发模式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一整套体系=△。我接手手机业务时,我们的故障率比「美丽国」那家公司高一个数量级-●。现在,我们的故障率比他们低一个数量级▼。
中国目前高端车市场的「王者」是问界,50 万以上的销冠是问界 M9--▼,(成交)均价接近 55 万;问界 M8短短一个月卖了 8 万台,(成交)均价接近 42 万▼△■。这款车起售价是三十多万,但消费者很多选择 40 多万的配置■■。
鸿蒙智行这几个「界」都是新的品牌,如果某一个「界」可以贴着华为的 logo,那也许直接就可以躺赢了。其实一开始◆,我们成立了「AITO 问界」品牌,希望多个车厂能一起来做这个品牌,很可惜最后没有这样做。今天问界的品牌起来了,其它「界」还在成长中,需要时间的积累,相信五界都能成功△。
他认为:今天的汽车行业和过往发生了极大变化★△■,不仅体现在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这些经常讨论的显学里,还包括质量体系构建、供应链研发体系等一系列工作。而后者,也在自主品牌走向高端的过程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…。
所以▪•,今天这个时代的核心是关于智能化、电动化●、网联化的技术。围绕这个时代的能力,华为引望(车 BU)可以在智能化方面赋能车企▪▪,华为数字能源在电动方面助力,华为终端在网联化方面帮助车企▼=。